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202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4-09-04作者:来源: 浏览次数:

通信工程专业202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带头人:郭辉


一、专业简介

河南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开办于2001年,2012年获批河南省特色专业,2019年首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所属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从2008年起连续入选河南省重点学科。2007年获批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获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2021年获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专业形成了一支生师比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师德高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好。专业实验与实践教学条件优越,依托河南省“光电检测与传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个省级科研平台,拥有实验室面积1500m2,教学与科研仪器设备共计1200余台套、总价值1000余万元,可完全满足所有专业课程和实践创新教学的实际需要。

专业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紧跟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深入贯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教育理念,逐步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实践、能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高,就业形势好,薪资待遇水平优厚。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工程、人文素养,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服务于国家和河南省信息经济发展战略,在信息与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开发、运营维护、设备制造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如下预期目标:

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作中优先考虑公众安全和健康、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够遵守工程职业规范,履行工程师的责任,积极服务国家和社会;

2.能够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结合使用现代工具,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信息与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具有优化、改进和创新的能力;

3.能够动态跟踪信息与通信领域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能够承担、组织、实施相关项目或产品的设计、开发、评价以及工程管理等工作,成长为部门技术骨干或项目管理人员;

4.具备国际视野,具有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沟通交流、协调合作的能力,可以在工作团队中作为骨干或负责人有效地发挥组织、协调和管理作用;

5.具有终身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能够在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改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及能力的持续提高,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以下12个方面的要求:

1.工程知识:掌握信息与通信领域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将其用于解决信息获取、分析、存储与传输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1.1能够将所学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知识用于对信息与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

1.2能够针对信息获取、分析、存储与传输过程中的具体复杂工程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1.3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演、分析信息处理与传输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1.4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对信息处理与传输系统中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比较与综合。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文献研究,对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和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运用所学数理、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识别和判断信息获取、分析、存储与传输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2.2能合理使用信息处理与传输系统的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信息获取、分析、存储与传输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3针对信息获取、分析、存储与传输过程中的具体工程问题,能认识到解决方案有多种选择,会通过文献研究等方法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4能运用信息处理与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信息获取、分析、存储与传输过程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针对信息获取、分析、存储与传输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以及满足特定需求的信息处理与传输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3.1掌握信息处理与传输系统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2能够完成信息处理与传输系统或工艺流程设计,针对特定需求完成具体单元(部件)的设计,并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3.3在信息处理与传输系统设计中能够考虑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制约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信息获取、分析、存储与传输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信息处理与传输系统的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信息获取、分析、存储与传输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4.2能够根据不同信息处理或传输问题的具体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4.3能够根据实验方案,利用电子线路或计算机软硬件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针对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了解信息与通信领域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掌握基本使用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专业模拟软件,对信息获取、分析、存储与传输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5.3能够针对具体的信息处理与传输系统,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进行模拟和预测,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信息与通信领域相关行业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信息处理与传输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了解信息与通信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6.2能分析和评价信息处理与传输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关注信息与通信领域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理念和制度要求,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信息与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了解信息与通信领域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7.2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信息处理与传输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信息与通信系统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信息与通信领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履行责任。

8.1了解中国国情,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8.2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并能在信息与通信领域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8.3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理解信息与通信领域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具体的信息处理与传输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可以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个人与团队关系,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身心健康,具有全局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不同学科的合作者,并能和其他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9.2具有一定的组织与领导能力,能够在多学科组成的团队中承担骨干或负责人角色,组织、协调、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10.沟通:能够就信息与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和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国际视野,能够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差异,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就专业问题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10.1能够就信息与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通过工程图表、模型演示、撰写文稿、答辩等方式准确表达个人专业见解,回应质疑,尊重他人,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10.2了解信息与通信领域国际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和技术标准差异性;

10.3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初步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就信息与通信领域的专业问题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和掌握信息与通信领域工程项目所涉及的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下应用于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工程实践。

11.1理解并掌握信息与通信领域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了解信息与通信领域内的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能够在多学科环境(包括模拟环境)下,将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运用于信息处理与传输系统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过程中。

12.终身学习:养成不断探索、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能够深入思考社会发展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认识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12.2具有竞争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有不断学习、持续提升、主动适应社会和信息与通信领域技术发展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

1.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交叉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专业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据结构,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微机原理与单片机,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基本电路,数字信号处理,路由与交换技术,移动通信。

五、修业年限、毕业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


1.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

2.毕业学分要求:171学分。

3.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就业(发展)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信息和通信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开发、运营维护、设备制造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上一篇: 人工智能专业2022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篇: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